分子病理检测的数据及标本处理规范

编者按:肺癌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进展大大改变了晚期NSCLC的治疗格局。肺癌的靶向治疗离不开肺癌的分子检测,分子检测涉及到各个方面,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分子检测结果准确性。为了规范肺癌的分子检测,AZ联合国内相关专家对肺癌分子检测的样本要求、检测平台、检测治疗与规范和检测观念进行全面阐述。本期91360智慧病理网邀请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樊祥山主任就肺癌分子病理检测后的数据处理以及剩余标本的处理规范进行介绍,以提高病理医生对分子病理检测后的数据及标本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樊祥山 主任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江苏省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南京市病理质控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务委员、食管癌学组副组长及中国肿瘤结构化病理报告规范项目执行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消化疾病学组组长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医学实验室技术评审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称号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血液病理科访问学者

《中华病理学杂志》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9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主(参)编、译著12部。

研究方向为消化病理、淋巴瘤,胸肺纵隔和泌尿系统肿瘤和数字病理等。


分子病理检测的数据及标本处理规范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全球工业化、环境污染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死亡率都不断增加。世卫组织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 [1]。我国癌症新发患者数与死亡人数均为全球第一,因此,癌症预防与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改善癌症患者预后,减少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及靶向药物研发不断进步,多种恶性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也稳步提高。因此,传统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组织学观察等技术已无法满足精准医疗的需要,选择准确、快速、价格具有优势的基因检测方法,开展精准分子病理诊断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靶向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规范分子病理检测的数据存储及检测后标本处理的重要性

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PCR、数字PCR、二代测序(NGS)等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在内,其在临床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检测技术与检测平台越来越先进。各大医院病理科几乎均已开展分子病理检查检测,也为肿瘤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治疗依据。但仅仅做到引入先进设备及分子病理检测方法来开展相关检测是远远不够的。

报告完成后,数据仍应按照相应指南要求保存。以NGS为例,数据下机后,实验室需要在生物信息分析过程中对原始数据及最后的结果数据进行标准化存储,并要保存相应的年限以备查。如以实验室认证周期作为参考,数据应保存3年以上,并能够在系统中进行历史数据跟踪追溯查询,不限于云服务器或者物理硬盘形式。此外,每份报告生信分析涉及软件、算法、参数与数据库版本等必须详实记录,以便回顾。除按照国际标准格式规范,编号保存管理上述原始数据外,偏离样本也应单独记录在本地变异数据库中,以便后期验证变异真实性。相应数据保存及共享应遵循实验室制定的数据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其他的分子检测方法的数据处理总体上与NGS基本相同,只是不同检测方法数据呈现的形式不同。对这些数据的解读需要专门人员,根据相关共识或指南进行。数据存储的方式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共识,存储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进行数据溯源和质量控制。存储的形式不同单位方式可能不同,但原则上应利于查询、数据溯源和安全性高等。

2  分子病理检测报告解读

肿瘤分子病理检查检测结果报告解读遵循内容简明、结果明确、解释清楚、信息充分的原则,便于临床理解和制定治疗方案。由于NSCLC有多种针对不同驱动基因的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而临床上送检样本大多为穿刺活检样本,为了有效利用检测样本,临床上推荐采用NGS技术进行NSCLC的基因检测。对于NSCLC NGS技术的检测报告,《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NGS检测报告的解读应由肿瘤科医师、病理科医师、分子生物学专家、生物信息学专家等多个专业领域组成的肺癌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讨论,针对检测报告中的基因变异信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来确定临床治疗方案[3]。《二代测序临床报告解读指引》中NGS检测报告主要有:1)全阴报告:当医生面对一份体细胞变异的“全阴报告”时,应首先考虑送检样本是肿瘤组织、外周血cfDNA或其它样本;或者选择的NGS panel是否与患者的肿瘤类型相匹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该阴性结果是真的阴性还是基因状态未知。2)突变丰度及拷贝数:根据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已有的报道及指南,基因变异采用A-D 4级分级。3)多基因变异:对于多种潜在驱动基因变异共存的情况,要结合肿瘤类型、既往治疗史、相对突变丰度、既往分子检测结果等信息综合判断。4)胚系突变:胚系变异的致病性分为5级,4/5级胚系变异具有相应的临床指导价值。有些NGS检测报告还含有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内容[4,5]。临床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参照相关指南以及检测报告上推荐的药物,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肿瘤的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应结合检测方法、样本类型、患者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报告解读。《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 T790M基因突变检查专家共识》要求EGFR T790M基因突变检测报告中应包括样本编号、接受日期、患者信息、样本具体信息如临床诊断、疾病是初治还是复发、标本来源与类型、标本质量、病理类型以及质控相关的信息[2]。另外还有检测项目与位点、检测技术、使用仪器及试剂、检测的敏感度和局限性等内容;临床医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获知本次检测样本的治疗,以便对检测结果可靠性有个较为准确的评估。另外,对于检测结果应给予阳性、阴性或者需要复检等,临床医生根据阳性结果可以CSCO/NCCN指南中推荐使用奥希替尼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检测结果阴性时,需要排除由于DNA样本质量问题和其他实验操作问题导致的假阴性,尤其当血液样本检测阴性时,应建议进行复测。

目前分子检测方法比较多,不同检测方法具有不同的灵敏度,而且不同样本对检测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分子病理诊断医生根据样本选用合适的分子检测方法。当出现结果可疑时,应采用其它分子检测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

3  分子病理检测后标本的处理

除此以外,分子病理检测结束后,除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的处理与保存规范》等指南要求的实验前生物样本保存方法外,还应及时将检测后标本,包括核酸文库(DNA/RNA)、生物样本、备份样本等分类保存。其中,含特殊病原体的样本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专类管理,其他一般样本具体简述如下:

3.1 组织学标本

目前临床中的分子病理组织学样本获取大部分仍然来自于石蜡包埋切片(FFPE)样本,该部分样本应参照病理科蜡块样本管理规定保存,以便复核。少数新鲜样本则应分装、保存在规定的-80℃冰箱等相应设备中,保存、运输均应符合《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的处理与保存规范》等指南要求。

3.2  细胞学标本

细胞样本应用于检测时,如已制备为蜡块及FFPE切片用于检测,则后期保存条件与组织学标本类似。部分新鲜样本如积液细胞块直接用于样本处理检测,则应在离心、固定后凝固硬化,保存于-80℃冰箱等低温设备中以便后期处理。

3.3  液体标本

其他液体标本如血液样本用于分子病理检测后,保存条件已较为成熟。剩余样本应尽快转移至专用-80℃冰箱长期保存,以便后期复核处理。

3.4  核酸样本   

分子检测后剩余的核酸样本,不能随意丢弃,需要分别按照要求进行标记和储存,以备将来复查或研究等。核酸样本需要使用专门的保护剂防止核酸降解,并放入-80℃冰箱保存,目前也有常温储存核酸方法亦可采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分子病理检测在我国大部分三甲医院病理科已经广泛开展,但除流程质量控制外,检测后的数据及标本处理规范同样非常重要,应引起从业病理医师及相关管理人员重视。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官网. 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 T790M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 T790M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18,98(32):2544-2551.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中国肺癌杂志,2020,23(9):741-761.

4,二代测序临床报告解读专家组. 二代测序临床报告解读指引[J]. 循证医学, 2020, 20(4): 193-202.

5,《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专家共识》编写组。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专家共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 46(3): 145-148.

声明: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的采访/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CN-8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