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活动——成都站
  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2016年3月4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寻访团来到了全国寻访活动的第五站——成都,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步宏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孙保存教授和刘卫平教授。寻访团代表中国病理界的同仁,探望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李蜀华教授、杭振镳教授。
寻访团专家于四川大学合影
寻访团专家于四川大学合影
  成都,别称蓉城,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名城,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倾情奉献,用一生抒写着科学家的使命和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华西,这座承载着无数荣光,历经了百年岁月的医科大学。在这里我们要探望二位中国病理大师,他们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李蜀华教授、杭振镳教授,他们都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他们也都从事病理工作半个多世纪,把一生奉献给了病理事业,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感受他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著名病理学专家--李蜀华教授
  来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家属区,寻访团一行人首先来探望的是我国著名病理学家李蜀华教授,从医半个多世纪,果敢决断,长期在一线从事病理诊断工作,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只想把自己的那份事业做好。李老早早地便在家门外等待,见到寻访团的专家,很高兴,和每一个人握手寒暄,邀大家入座,此刻,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卫平教授为李老颁发了“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以感谢她对四川及国家病理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活动——成都站
寻访团专家探望李蜀华教授
(左起:步宏教授、孙保存教授、丁华野教授、李蜀华教授、丁彦青教授、刘卫平教授)
  李蜀华教授,毕业于四川医学院,长期坚持临床病理第一线工作,对病理形态学研究,尤其是皮肤、胃肠道和软组织肿瘤病理造诣深,诊断水平为国内同行公认。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步宏教授介绍了寻访团专家成员,对到访的目的做了简要说明:“我们四大学会的病理分会的专家来看望老一辈的的病理专家,感谢您对中国病理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你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要传承下去,不能丢,要让年轻的一代病理人了解并传承下去。”
  “我们这个活动主要是感恩,感谢我们病理老专家对中国病理事业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另外就是传承,我们这一代要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激励下一代,病理年轻人应该向老专家学习;期望您对我们的青年病理医师提一些希望和要求,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
  李老谦逊地讲到:“谢谢你们,我也没啥子贡献,主要是我们的这个工作确实重要,一点不能疏忽大意,我们的责任重大,工作要兢兢业业,一点不敢疏忽。”在谈及对年轻人期望时,她说:“我觉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确实过去我们的思想和眼界没他们好,现在他们能学的更多,留学能带回来更多的想法,为以后病理的发展开拓思路。”步宏教授补充到:“李教授长期从事一线病理诊断,进行疑难会诊,非常果敢,经验丰富,很早就注意到病理要和临床相结合,和临床结合的很紧密。”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活动——成都站
寻访团一行人与李蜀华教授合影留念
  在即将结束探望时,李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在此,祝愿李老健康长寿。
著名病理学专家--杭振镳教授
  寻访团一行来到我国著名病理学家杭振镳教授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精神十足,一身中山装,简约朴素的智者。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卫平教授为李老颁发了“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以感谢她对四川及国家病理事业所做的突出贡献。
  杭振镳教授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超微病理和神经病理的研究,成果丰硕、他的代表作《超微结构病理学》专著在业界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经典著作。
寻访团专家探望杭振镳教授(左起:丁华野教授、杭振镳教授、丁彦青教授、步宏教授)
寻访团专家探望杭振镳教授
(左起:丁华野教授、杭振镳教授、丁彦青教授、步宏教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步宏教授介绍了寻访团专家成员,对到访的目的做了简要说明:“我们这个活动叫《中国病理人的足迹》,是由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发起的,四大学会的病理分会的专家来看望老一辈的的病理专家,感谢您对病理事业毕生的奉献,这是第五站了。”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进一步说到:“寻访老一辈病理专家,目的是想把你们的事迹宣扬,记录,感恩,传承,发展你们在病理上做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准备在今年把全国八十岁以上的老前辈拜访一下,主要是探望,学习你们的精神,激励青年人。现在咱们病理事业条件好了,发展也快了,青年人的工作更应该做好,向老专家学习,感恩你们,所以也希望你们给我们留下一些希望,赠言,体会和感悟等。”丁华野教授也对杭老说到:“中国临床病理一百年,发展需要一种精神,第一就是要感恩,有感恩才能传承,传承才能发展。”
杭振镳教授及寻访团丁华野教授和丁彦青教授
杭振镳教授及寻访团丁华野教授和丁彦青教授
  杭老思索了片刻说到:“我们这一代呢,可能是比上一代要幸运,我们的老师啊都是到国外学回来的,他们做的贡献是开创中国病理学,现在哪怕是有一点点成就,感谢老师的传帮带。我研究神经病理,细胞的超微结构,淋巴细胞抗癌作用研究,其他人是从癌本身去看电镜,我是从机体抗原去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思维。每一代人的机遇是不同的,完成不同的工作,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工作条件好,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ㆡCK5Lit5Zu955eF55CG5Lq655qE6Laz6L+544CL5YWo5Zu95a+76K6/5rS75Yqo4oCU4oCU5oiQ6YO956uZ" src="https://img.91360.com/cms/uploadfile/2016/0511/20160511023617670.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500px;" />
杭振镳教授部分奖项及专著
  访谈中,杭教授流露出对病理学专业的执着热爱、一贯的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也希望年轻一代的病理人要多了解中国病理走过的那些艰苦的岁月,学会懂得感恩和珍惜,继往开来、与时同进、勇于创新,把中国的病理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即将结束探望时,杭老对寻访团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在此,祝愿杭老健康长寿。
 
  【本文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91360.com,一经采纳将给予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