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1
中国病理界“三华”之一——杨光华

中国著名的病理学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常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政协第八届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四届四川省委主委,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杨光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 年5月6日22时15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79岁。杨光华教授逝世后留下遗嘱:遗体献国家科研用(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

杨光华同志生于1927年4月,重庆人。1945年9月至1951年9月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病理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等职。

杨光华1927--2006
人物生平

  杨光华同志生于1927年4月,重庆人。1945年9月至1951年9月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病理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等职,1981年至1982年赴美国进修肿瘤病理学,1986年任华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毕生致力于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专长于外科病理学特别是肿瘤病理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长期担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在国内较早地将电镜技术和免疫组化用于肿瘤病理诊断,并在淋巴瘤方面率先开展了分子病理学诊断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60多篇,多次获得部、省级教学科研奖励。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四川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还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 《超微结构病理学》(美)、《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美)、《现代诊断病理学年鉴》(香港)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杂志的编委以及北美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和国际病理学会会员等多种学术职务。
  1988年12月至1995年8月,杨光华同志担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华西分院院长,并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第四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了十余部医学论著及教材的编写。他参加主编的《中华外科病理学》,是国内目前内容最为全面和丰富的外科病理学专著。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华西医科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对学校的重大支持,为学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受教育界同行的敬重和广大师生的爱戴。
  杨光华同志于1956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团结并带领全省九三学社社员为四川省的改革发展身体力行,积极参政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加强九三学社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作 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与中共亲密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为巩 固爱国统一战线,为九三学社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杨光华同志对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我国的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作风正派,严于律已,团结同志,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师 德高尚,是深受尊敬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专题文章

  身为老师  做人的楷模
  按照杨光华教授遗嘱的第三条:遗体献国家科研用(交给华西医院病理 科)。家属把杨光华的遗体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作病理解剖。“我们不愿意这样做。”病理科的医生是杨老的学生和后辈 ,他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老师的做法。最后是杨老的学生、病理系主任李甘地教授执行了老师的遗嘱。给杨光华老师当了33年的学生,李甘地眼中的杨老是完美的长者、做人的楷模。“从1973年开始他就是我的老师了。”
  作为两个主编之一,杨老耗时5年、主编了600万字的 《中华外科病理学》,这是他这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病理科医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翻这套书求解。除此之外 ,杨老主编的第五版《病理学》是全国医学学生的教科书,其中肿瘤一章4万多字,是杨光华亲手撰写的。书中很多电子显微镜 照片都是杨老1982年从美国带回国的珍贵资料。如今,杨光华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博士就有10多人,他们遍布海内外,继承着老师的事业。
  作为医生  业内声名显著
  “中国病理界有三华,协和医院的刘彤华,301医院的李维华和华西 医院的杨光华。”10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病理学家菲利普·艾伦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中国病理界三华”。
  作为病理学医生,杨老最自豪的是1961年首次在凉山发现一种名叫克山病的地方病。克山病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 ,此前并未在我国西南报告发病。1961年凉山州连续出现儿童不明原因死亡,当年冬天杨光华来到凉山进行病理解剖。“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还要说服家属进行病理解剖。没有专门的房间,杨光华就在山间空坝进行。”曾一同共事的省疾控中心71岁主任医师程云回忆说。
  虽然在专业内声名显著,但杨光华为人非常谦和。在李甘地印象中,杨光华几十年来从未发过一次火,与同事相处融洽 。当遇到疑难病例,科室的医生就把病理切片送到杨老家里,杨光华通过家中放置的显微镜,写下每张切片的诊断结果。
  对待亲情  温情丈夫民主父亲
  虽然相濡以沫一生的爱人的音容笑貌渐行渐远,但在妻子聂鸿恩的心中,丈夫杨光华依然如当初相识般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他们相识在1951年下半年,都是刚入学不久(后聂鸿恩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成为钢琴伴奏老师)。虽然两人所学专业不同 ,但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对钢琴的爱好却将他们的一生紧紧相连。一生琴瑟相通,脚步相随,他俩结婚已有53载,在聂鸿恩的印象里 ,相依相伴的岁月中,杨光华从来没和她红过脸吵过嘴,永远呵护备至、关怀有加……
  而在儿子杨果的眼里,父亲是治学不倦的师长,是开明民主的朋友 。儿子女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什么想法、行动,他都一一认真地先听取儿女们的意见,然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儿女们自行选择 。拉琴的大儿子杨路在川音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发展(40岁那年不幸因病去世),二儿子杨果则部分地继承父业 ,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从事显微镜技术方面的工作,小女儿杨晶在《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当编辑……父亲一生的严谨、开明、豁达 、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儿女们认为最应该继承的东西。